临城县
LinChengXian

省级网站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省直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省级微信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产业工会
河北翼家人华北油田职工之家河北军工之家港口惠冀航工会幸福e家河北省直属单位机关工会华能河北分公司工会冀中能源集团工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丨较劲毫厘

来源: 时间:2022-04-07 16:48【字号:    

 工作台旁,周建民拿起徒弟加工好的一个零件,用手轻触表面,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个零件合格了。”

 

  这可是精度要求极高的零件啊!摸一下就敢说合格了?不是随便说说吧?

 

  这还真不是随便说说。作为中国兵器淮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十四分厂工具钳工、中国兵器首席技师、“三晋工匠”年度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周建民不借助任何机器设备,全凭手感就能感知头发丝六十分之一的精微。

 

  “我的工作就是跟毫厘较劲。”周建民说。

追梦 


 

  1982年,19岁的周建民以技校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入当时的淮海工业集团——惠丰机械厂。作为全校第一名,周建民有一个“特权”,就是可以优先选择在哪个车间工作、学习哪个工种。

 

  周建民回忆说:“我想都没想就选了工模具车间,这个车间工人的技术水平是全厂公认最高的。”

 

  在干活的时候,周建民喜欢不断地琢磨思考。他想:“这些每天接触的零配件,一直都靠人工打磨,能不能借助机器实现更快更好的生产?这样既提高了效率,也能解放更多的人力去干别的事情。”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周建民晚上下班回到家就仔细研读相关书籍。一张张笔记的勾画、一次次实验的积累,终于让周建民成功摸索出提高零件生产的办法——周建民专用量规高效加工检测法。

 

  在随后的工作中,他又系统了解了车、铣、镗、磨、刨、数控等不同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储备了大量有关量具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反复探索中,周建民成了技术大拿,先后总结提炼出“三要诀加工法”“冷热配合法”“基准转换法”等工作方法,并被淮海集团命名为“周建民操作法”,这在山西军工行业还是第一次。

极致 


 

  工作中,周建民的尺度是精益求精。

 

  一次,公司生产调度找到周建民,说有个重点项目的量具部件太薄,让他想想办法。周建民发现这个量具加工部件较薄、间隙脆弱,数控切削很容易导致变形,就提出用纯手工加工,并把重点放在解决变形上。

 

  “这对手的力度感和稳定性要求很高,稍不准确就会导致量具变形报废。”周建民说,既要保证尺寸、对称度,又要把握一丝一毫的细节变化。

 

  周建民凭借多年练就的力度感和稳定度,开始尝试对量具进行手工研磨。两天后,加工出的量具一次性通过精密检测,周建民松了一口气。几百万元的高精密进口设备干不了的活,就这样被他用双手“拿下”了。

 

  2008年,周建民投入到“中国现代第一枪”电磁枪武器的研制中。

 

  将近一年的时间,周建民和他的团队都是在创新、失败、再创新的循环中度过的。最终,他们解决了枪体超深孔加工这个世界性难题。欢欣鼓舞过后,大家才发现周建民瘦了,头发也稀疏了很多。

 

  进厂至今,周建民共完成1.6万余套专用量具,没有出现一次质量问题,成为山西省荣获中国质量奖个人提名奖的第一人。

 

  现在,追求极致已经融入周建民的血液中,成了一种工作习惯。正是这种对极致的追求,让他创造了精度达到头发丝六十分之一的“周氏精度”。参加工作40年来,他一共完成1.5万余项专用量规生产制造任务,工艺创新项目1100余项,累计为公司创造价值3100余万元,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发表论文15篇。

 

  2011年,周建民技能大师工作室被人社部授予全国首批50个、山西省第一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周建民也被誉为“为导弹制造标准的人”。

传承 


 

  “老兵工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如今,我们拥有更好的条件,更要做精做细。”这是周建民常说的一句话。在追求极致的路上,40载的时光已然从他的指尖滑过。现如今,他又有了新的目标——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

 

  多年来,每一位徒弟跟他上的第一课,都是前往淮海集团的前身——黄崖洞兵工厂,学习老一辈兵工人的工匠精神。与此同时,他通过“师带徒协议”开设讲座,讲授“周建民工作法”。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培养出更多的技能人才,助力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不仅需要技能人才,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大师’。”周建民说。在他的带领下,淮海工业集团先后涌现出“杨兴隆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刘波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等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还成立了山西省第一家大师工作室联盟。

 

  近年来,周建民培养出了包括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三晋技术能手、山西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在内的20余名高技能人才。(记者 刘建林 通讯员 张天宇)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