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经济开发区
Xing Tai Jing Ji Kai Fa Qu

省级网站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省直
石家庄市新华区 石家庄市桥西区 长安区 裕华区 井陉矿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正定县 井陉县 晋州市 新乐市 赵县 高邑县 元氏县 赞皇县 平山县 灵寿县 行唐县 无极县 深泽县 石家庄市高新区
省级微信
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辛集定州
新乐市 晋州市 赵县 正定县 赞皇县 灵寿县 无极县 高邑县 平山县 行唐县 井陉县 元氏县 深泽县 长安区 桥西区 新华区 裕华区 藁城区 鹿泉区 栾城区 井陉矿区 高新区
产业工会
河北翼家人华北油田职工之家河北军工之家港口惠冀航工会幸福e家河北省直属单位机关工会华能河北分公司工会冀中能源集团工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职工活动

【河北大工匠】张衍朝:用执着和智慧创造“神话”

来源: 时间:2020-05-21 09:33【字号:    

河北大工匠——张衍朝 

        灌水、配药、喷洒……4月20日一大早,张衍朝就来到车间开始进行消杀。

        自2月10日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钢邢机)复工以来,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张衍朝主动请缨,承担车间、班组消毒工作。他每天清晨都会仔细对10余间班组休息室、近千平方米的走廊和公共区域进行喷洒,一个部位都不落下,然后开窗通风,等待工友们来上班。

        期间,张衍朝还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执勤5次,严把疫情防控关,认真严细地测温、检查出入证;在厂区职工食堂执勤5次,引导职工有序排队,维护文明、有序的取餐环境。

        为减少疫情给企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实现产销规模快速提升,张衍朝立足岗位为优化加工环节的各工序配置出谋划策,经过改进,节约了工件转运时的停机等待时间。他个人月计划完成台时300个,实际完成368个,进一步提高了产量和工作效率。






连续10年保持一级品率100%,质量事故为零! 

        作为中钢邢机的首席技师,张衍朝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连续10年保持一级品率100%,质量事故为零!

        “一根用来加工轧辊的精钢毛坯重十来吨、价值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元,加工时出一点差错就报废,那是多大的损失啊!”张衍朝说,正是基于这样的“不舍”,他千方百计保证百分之百成品率,不让一次浪费从自己手里发生。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张衍朝自有一股“狠劲”。他勤学苦练,习得一身高超的加工技术;精益求精,在每一个细节上追求完美;勤于动脑,注重用智慧攻克难题、提炼升华。

        “一准备、二确认、三校核、四一致、五必须”,如今这个由张衍朝推出的“五步工作法”,已经成为中钢邢机所有机加工人员的必学“宝典”。

        据悉,在“五步工作法”出炉以前,数控精车加工各工序的操作者属于独立作业,班组成员基本是“单兵作战”,工序间的相互协作和班组整体质量管控水平一直是块“短板”。对此,张衍朝详细分析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和心得,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将精车加工质量管控过程细分为23个加工质量控制节点,才最终归类形成 “五步工作法”。

        “‘五步工作法’采用‘口令式’分解,好学易记,使加工者在操作过程中形成标准化、程序化的‘固化动作’,可以避免失误、保障质量、提高效率。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一致与稳定,实现了后期质量问题可追溯、加工过程可查询、成品情况可分析的质量控制要求。”张衍朝的徒弟成涛介绍说。

        随后,中钢邢机工会在总结张衍朝“五步工作法”取得的成绩基础上,以“质量零缺陷管理班组创建” 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在基层深入开展“五步工作法”推进工作。张衍朝又为此对“五步工作法”进行了细化,对每一步作业标准内容及要求进行完善,构建了完整的“零缺陷示范班组”创建活动基础框架和运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车间、班组开展“比、学、赶、帮、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活动开展仅仅6个月,张衍朝班组就实现了班组8人作业操作失误零记录、质量事故零记录,一次交检率99.3%,一级品率96%的优异成绩,而且班组整体台时、质量指标在精车工序连续4个月排名第一,取得质量和效率的指标双提升。

        “‘五步工作法’是加工班组管理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规范了操作者的加工步骤和防错纠错能力,提升了加工班组质量管控水平,在制造业极具推广价值。目前,该工作法已在中钢邢机加工工序进行全面推广,普遍取得了良好效果。”中钢邢机工会主席王瑞介绍说。







创新从未止步 

        凭借过硬的操作技能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张衍朝承担了企业多项重点产品的加工任务,一路过关斩将,攻坚克难。

19RAD军工转子轴是国家军工装备中的核心部件,对军工装备可靠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该产品属典型细长轴工件,且加工部位多、单重大、精度要求高,尤其是工件轴身部需进行高环比窄深环槽加工。“这种产品最大加工难题是工件形状要求容易导致加工震颤,极易造成工件在加工后期的变形致废,是精车加工工序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张衍朝告诉记者。

        考虑到该工件的质量、保密性、重要性和工期要求,加工二分厂研究决定,将精车的加工任务分配给张衍朝。

        拿到图纸后,张衍朝仔细分析加工步骤,精心设计加工流程,根据加工节点和技术人员一道编制加工程序。针对该工件在环槽加工时产生的震颤难题,他自行设计制作了专用刀台,并创新性地采用特制刀具为途径,改变工件与刀具切削受力角度,从而杜绝了工件震颤和跑刀问题的发生,让该项产品加工任务顺利完成,得到了合同单位的充分肯定,并进一步增加了合同订单。

        张衍朝在这方面的创新并未就此止步。他将由此积累的采用专用刀台、特型刀具的加工经验,进而推广至给美国GE公司生产的产品上。在加工过程中,他进一步拓宽加工思路,再次创新采用了机床卡盘翻转装卡、中心架辅助支撑、自制加长专用刀具和百分表、水平仪辅助加工的操作方法,不但解决了加工难题,而且仅用4个班次就完成了单支产品加工任务,工效提高3倍,质量精度完全符合工艺要求。

        多年来,张衍朝以娴熟的操作技能、专注精品的敬业精神和执着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工友们的尊敬,近年来他带徒2人,均已取得技师职业资格,成为了精车加工岗位上的操作骨干。

        作为邢台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张衍朝对数控机床的功能多方位深入开发,参与了企业数控车床全程序一键式加工实施课题等多项攻关工作,探索出多项加工制造方法,自行设计多个专用工卡刀具,先后取得创新成果50余项,为企业创效1200余万元。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